艾德邇景觀

免費咨詢:
400-600-9975

  • 網站首頁
    Home
  • 艾德邇
    Ideal
  • 全景觀
    Full View
  • 城鄉規劃
    Urban
  • 景觀設計
    Landscape design
  • 旅游規劃
    Travel plan
  • 景觀工程
    Landscape Works
  • 園林百科
    Garden
  • 苗木花卉
    Seedling Flower
零碳科普主題公園景觀
DATA TIME:2023-08-10 訪問量:142

         隨心所欲地去觀察一座城市的過去和當下,來一場城市漫游,City Walk,已是當下最受歡迎的旅行方式之一?!扒@之城”的深圳,公園蘊含著這座城市的腔調與脈絡;AUBE歐博設計的一個個作品,正構建著富有詩意的城市場所:環境與時間交織成城市生活的劇場——深圳人才公園、雨和風的能量場——深圳深灣街心公園、首個以碉樓為主題的碉樓時光公園……目前,其是深圳首個零碳科普主題公園及零碳生活館,已建成并投入運營,公園目前基本實現零碳,正全方位助力 “低碳坪地”。

▼整體鳥瞰圖

 零碳公園 深圳首個低碳科普主題公園 基本實現零碳

        深圳國際低碳城位于深圳東北門戶龍崗區坪地街道,是首批國家低碳城試點項目,也是深圳市18個重點發展區域中唯一以綠色低碳發展為特色的重要載體和示范窗口。深圳零碳公園位于深圳國際低碳城核心區,占地約18.5萬平方米,功能定位為生態游覽、康體健身、碳匯科普、互動體驗的城市公園。在公園的整體設計中,設計師貫徹六大低碳設計策略,能為公園每年減少碳排放量約3 700噸;通過減少新的材料在開采、運輸和加工過程中的碳排放,延長回收材料的生命周期,可節約建造過程中約103噸的碳排放量;選用光伏組件每年可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5余噸,全方位助力龍崗區坪地街道的綠色低碳發展。

▼入口廣場

 自然生態基地 綠色低碳策略

        項目所在原生地山體資源豐富、自然基地優越,設計的重點在于如何將場地優勢資源最大化?如何在保護現狀生物生境的同時引入人的活動? 設計師以自然生態為基底,力求對自然山體的最小介入,依勢而建,實現土方平衡。同時提出LID低沖擊開發、低碳植物設計、低碳工藝材料、低碳能源利用、海綿城市設計及低碳科普運營六大策略,將人、動植物、自然環境融合,打造一個融入原生環境的“零碳”主題公園。

▼入口水渠

公園整體貫徹六大低碳設計策略,立足生態本底,實現低沖擊開發;開發過程中保留原有喬木和地被近18萬平方米,新增植物的品種上優先選擇高固碳植物和鄉土植物,通過復層結構種植模式,提高植物單位面積的固碳效益;結合場地高差、匯水分區設置多種海綿城市設施蓄水、凈水,實現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為82.54%,面源污染削減率達75.19%,形成高標準的網絡化自然生態海綿體系。

▼局部鳥瞰

 水風土石之地 打造“無痕森林”

       公園內設有赤腳樂園、親水溪流段、生態廣場展示區等科普區域,通過“水風之谷、光電之丘、土石之丘、林木之丘”四大板塊并經由主園路串聯起零碳科普路徑,帶來富有趣味的活動節點,重新定義城市公園中的零碳主題體驗。

▼水風之谷-入口水渠

水風之谷,水和風的主題,作為場地的集中建設區,林木少、地勢平坦,利用山谷平地,結合現場水渠、土崖、植被等資源,為游客營造一個聆聽風、觸摸水、感受微氣候、感受自然的空間。

▼赤腳樂園

        其中,位于公園山谷邊界的赤腳樂園充分利用現狀大片荔枝林及林下水渠打造自然野趣的兒童活動區。水渠經由局部改造,化身為孩子們嬉戲玩樂的親水空間;沙土、原木等天然材料設置的游戲設施則與低碳科普相互結合,寓教于樂。不同材質的赤腳體驗環線,鼓勵兒童及家長脫下鞋子,腳踩樹皮、松果、火山巖、卵石、泥地等碳排放因子較低的原生態鋪裝,帶來與自然接觸的新方式。

▼荔林廣場

土石之丘,保留了大部分的原有植物,并深度踐行“無痕山林”的生態可持續設計理念。園內自然郊野徑施作過程因地制宜,針對不同難度的路段分別采用了不同種類的排水、高差、消能、護坡處理方式。山林中的石材與風倒木得以循環利用,人力搭建的方式以低設施、低沖擊的特性,充分考慮步道使用者的需求與感受,打造既符合環境美學又兼具生態保護功能的自然郊野徑。

▼手作步道

▼自然郊野徑

該區域內建設有環形造型的遠眺平臺,廊架上鋪設約60平方米的太陽能光伏板,每年發電量約9 070度,可減少碳排放量約5 300kg。木平臺選用原生態材料作為建材,并布置游戲設施、科普牌等,為游客休憩時提供良好的觀景視角,同時豐富游客的低碳體驗。

▼土石之丘-天空環亭

林木之丘,尊重場地原有林木現狀的情況下,打造特色林木科研觀賞林。植物的設計充分保留現狀林地優勢植物資源,對長勢較差的桉樹林進行林相改造,增加大腹木棉等高固碳植物,同時對場地裸露邊坡進行覆綠。

▼林木之丘-遠眺平臺近景

觀景臺立面材料采用山體自有的生態竹子,整體造型輕盈、自然,最大限度弱化人造痕跡,使其隱于山林之間。

▼林木之丘-遠眺平臺

光電之丘,為區域內變電站所在,設計師將廢棄的高壓塔增加藝術麥穗燈等藝術化處理,結合自然條石和公園LOGO進行處理,懸浮的坡道和樓梯建立在現有灰色的格構梁擋墻之上,并結合生態化處理,讓次入口在整體生態自然的形象前提下更具標識性。

▼公園次入口

 零碳生活館 融入原生環境的建筑物 

         零碳生活館和公園管理服務中心用房分別位于公園中心和入口附近。隱藏于山谷之中的零碳生活館與自然融為一體,占地約2 6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2 800平方米。建筑以集中式平面布局減小占地面積并以覆土建筑形式消隱體量,避開場地內大面積荔枝林,減少人類行為對自然環境的干預??臻g形態汲取傳統嶺南建筑的被動式設計原理,屋頂狀如斗笠與建筑主體相互脫開盤旋而上,中間架空,分成天然的三個層級,提供大面積遮陽同時,形成開放式對流空間。采光中庭進一步柔和光環境,加速空氣流動,緩解熱島效應。

▼零碳生活館鳥瞰

▼管理服務中心人視圖

         零碳生活館底層架空,建筑內部空間與周邊自然環境既獨立又融合,吸引公眾走進建筑并愿意在此停留。約700平方米的太陽能光伏板鋪滿屋頂為建筑建設及使用提供能耗,多余能源可回饋電網,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零碳建筑。零碳生活館內部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公園環境發電量、溫濕度、水循環等指標進行實時監測,并于館內布置互動展示區域,向公眾科普可再生能源應用、綠色建筑設計、數字碳中和等新型低碳技術,傳遞綠色低碳生活理念。

▼零碳生活館半鳥瞰圖

 「設計師創作手記」

        零碳公園,兩個山頭和一個谷地,雖然沒有特別突出的自然條件,但勝在自然和原始,而我們設計的出發點,也正是從守護現場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開始的。因形就勢、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就是最好的低碳理念;回收利用山林中的枯木和石頭,做成坐凳、臺階,把雨水收集起來形成互動性的水景,破除的混凝土鋪成路面,也用了大量的光伏,和低碳技術。最終,我們希望來到零碳公園的每個人,在每一處都能感受到低碳,并慢慢養成低碳的生活方式……以最輕的方式推動“將自然還給自然”的低碳理念。

▼零碳生活館人視夜景圖

內蒙古艾德邇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整理,如有版權問題,請與艾德邇設計聯系

聯系電話:400-600-9975


国产精品久久九九片_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_日本特级婬片中文免费看_欲求不满人妻被公侵犯中文